楚国王室是黄帝后裔

大武汉
yellowcranetower
帖子: 1345
注册时间: 周二 7月 14, 2020 5:30 pm

Re: 楚国王室是黄帝后裔

帖子 yellowcranetower » 周一 4月 22, 2024 9:31 pm

据古本《竹书纪年》载,周昭王分别于公元前985年、前982年、前977年三次率兵攻楚,就在第三次南征中, 周昭王死在半道上,一说是被冒称船工的楚人特工做手脚,在船上截了一个洞,将旱鸭子周昭王淹死在汉水里;另一说是因周朝大军辎重战利品太重,把桥压塌了,周昭王掉下去摔死了。总之,史书上记“南巡不返”。

yellowcranetower
帖子: 1345
注册时间: 周二 7月 14, 2020 5:30 pm

Re: 楚国王室是黄帝后裔

帖子 yellowcranetower » 周一 4月 22, 2024 10:47 pm

1987年出土的湖北荆门包山楚简,这个楚简是楚昭王后人的战国墓,简字用的是篆体字,他的记载应该是比较靠谱的了。楚简卜筮所祭拜的先祖世系是:“老僮——祝融——媸酓。”

yellowcranetower
帖子: 1345
注册时间: 周二 7月 14, 2020 5:30 pm

Re: 楚国王室是黄帝后裔

帖子 yellowcranetower » 周一 4月 22, 2024 10:49 pm

《史记·楚世家》记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

yellowcranetower
帖子: 1345
注册时间: 周二 7月 14, 2020 5:30 pm

Re: 楚国王室是黄帝后裔

帖子 yellowcranetower » 周一 4月 22, 2024 10:54 pm

楚怀王左尹熊正则自报家门说“帝高阳之苗裔兮”

yellowcranetower
帖子: 1345
注册时间: 周二 7月 14, 2020 5:30 pm

Re: 楚国王室是黄帝后裔

帖子 yellowcranetower » 周一 4月 22, 2024 11:00 pm

史記   卷四十 ‧ 楚世家第十

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高陽生稱,【正義】尺證反。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集解】徐廣曰:「世本云老童生重黎及吳回。」譙周曰:「老童即卷章。」【索隱】卷章名老童,故系本云「老童生重黎」。重氏、黎氏二官代司天地,重為木正,黎為火正。案:左氏傳少昊氏之子曰重,顓頊氏之子曰黎。今以重黎為一人,仍是顓頊之子孫者,劉氏云「少昊氏之後曰重,顓頊氏之後曰重黎,對彼重則單稱黎,若自言當家則稱重黎。故楚及司馬氏皆重黎之後,非關少昊之重」。愚謂此解為當。重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索隱】此重黎為火正,彼少昊氏之後重自為木正,知此重黎即彼之黎也。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集解】虞翻曰:「祝,大;融,明也。」韋昭曰:「祝,始也。」共工氏作亂,帝嚳使重黎誅之而不盡。帝乃以庚寅日誅重黎,而以其弟吳回為重黎後,復居火正,為祝融。

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子六人,坼剖而產焉。【集解】干寶曰:「先儒學士多疑此事。譙允南通才達學,精核數理者也,作古史考,以為作者妄記,廢而不論。余亦尤其生之異也。然按六子之世,子孫有國,升降六代,數千年閒,迭至霸王,天將興之,必有尤物乎?若夫前志所傳,修己背坼而生禹,簡狄胸剖而生契,歷代久遠,莫足相證。近魏黃初五年,汝南屈雍妻王氏生男兒從右胳下水腹上出,而平和自若,數月創合,母子無恙,斯蓋近事之信也。以今況古,固知注記者之不妄也。天地云為,陰陽變化,安可守之一端,概以常理乎?詩云『不坼不副,無災無害』。原詩人之旨,明古之婦人嘗有坼副而產者矣。又有因產而遇災害者,故美其無害也。」 【索隱】系本云:「陸終娶鬼方氏妹,曰女嬇。」其長一曰昆吾;【集解】虞翻曰:「昆吾名樊,為己姓,封昆吾。」世本曰:「昆吾者,衞是也。」 【索隱】長曰昆吾。系本云:「其一曰樊,是為昆吾。」又曰:「昆吾者,衞是。」宋忠曰:「昆吾,國名,己姓所出。」左傳曰:「衞侯夢見披髮登昆吾之觀。」按:今濮陽城中有昆吾臺。【正義】括地志云:「濮陽縣,古昆吾國也。昆吾故城在縣西三十里,臺在縣西百步,即昆吾墟也。」二曰參胡;【集解】世本曰:「參胡者,韓是也。」【索隱】系本云:「二曰惠連,是為參胡。參胡者,韓是。」宋忠曰:「參胡,國名,斟姓,無後。」三曰彭祖;【集解】虞翻曰:「名翦,為彭姓,封於大彭。」世本曰:「彭祖者,彭城是也。」【索隱】系本云:「三曰籛鏗,是為彭祖。彭祖者,彭城是。」虞翻云:「名翦,為彭姓,封於大彭。」【正義】括地志云:「彭城,古彭祖國也。外傳云殷末滅彭祖國也。虞翻云名翦。神仙傳云彭祖諱鏗,帝顓頊之玄孫,至殷末年已七百六十七歲而不衰老,遂往流沙之西,非壽終也。」四曰會人;【集解】世本曰:「會人者,鄭是也。」【索隱】系本云:「四曰求言,是為鄶人。鄶人者,鄭是。」宋忠曰:「求言,名也。妘姓所出,鄶國也。」 【正義】括地志云:「故鄶城在鄭州新鄭縣東北二十二里。毛詩譜云『昔高辛之土,祝融之墟,歷唐至周,重黎之後妘姓處其地,是為鄶國,為鄭武公所滅也』。」五曰曹姓;【集解】世本曰:「曹姓者,邾是也。」【索隱】系本云:「五曰安,是為曹姓。曹姓,邾是。」宋忠曰:「安,名也。曹姓者,諸曹所出。」【正義】括地志云:「故邾國在黃州黃岡縣東南百二十一里,史記云邾子,曹姓也。」六曰季連,芉姓,楚其後也。【索隱】系本云:「六曰季連,是為芉姓。季連者,楚是。」宋忠曰:「季連,名也。芉姓所出,楚之先。」芉音彌是反。芉,羊聲也。昆吾氏,夏之時嘗為侯伯,桀之時湯滅之。彭祖氏,殷之時嘗為侯伯,殷之末世滅彭祖氏。季連生附沮,【集解】孫檢曰:「一作『祖』。」【索隱】沮音才敘反。附沮生穴熊。其後中微,或在中國,或在蠻夷,弗能紀其世。

hankowbund
帖子: 804
注册时间: 周二 7月 14, 2020 5:28 pm

Re: 楚国王室是黄帝后裔

帖子 hankowbund » 周一 9月 29, 2025 9:02 am

楚简所见楚先、三楚先考辨

2023-04-12 作者:廉超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楚卜筮祭祷简中记载了丰富的祖先祭祷信息,为研究传说时代的楚人祖先提供了重要线索。楚人祖先主要指楚先与三楚先,见于楚同姓贵族墓竹简,如包山楚简、望山楚简和葛陵楚简等,学界已有不少讨论,但仍有一些争论,主要集中在楚先、三楚先的具体所指,鬻熊与穴熊的关系以及三楚先的组合等问题。

  楚先和三楚先内涵不同

  楚先与三楚先的具体内涵,一般认为二者含义相同,均指特定的三位楚先祖,但对于具体所指有不同意见。如刘信芳先生认为前者特指“老童、祝融、穴熊”三位先祖,后者称先祖、先公中三位最杰出者——“老童、祝融、鬻熊”,皆指三位特定的先祖。(《楚系简帛释例》,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然细审简文文例,楚先、三楚先的内涵并不尽相同。

  楚先,学者多认为是“老童、祝融、鬻熊”三位先祖,但从简文文例看,实际包括三种:一是称“楚先老童、祝融、鬻熊”(包山简217、简237,望山简120—121,葛陵简甲三188、197均作此);二是单称“楚先”(望山简124、葛陵简甲三134、108和零99),无具体人名,不确定是几位先祖;三是望山简122—123称“楚先老童、祝融”,不包括鬻熊,也不特指三位先祖,与“三楚先”的内涵不同。传世文献亦有“楚先”记载。《楚辞·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王逸注引《帝系》曰:“颛顼娶于腾隍氏女而生老僮,是为楚先。”此是单把老童称作“楚先”。《楚世家》又载楚武王熊通之语称“吾先鬻熊”,“吾先”之“吾”是指楚人而言,“吾先”与“楚先”可等同,则鬻熊也可单称“楚先”。因此,“楚先”并不一定就是指具体的三位先祖,有时可单称某一位先祖,也可称两位或者三位先祖。

  三楚先,仅见于葛陵简,共7例。“三楚先”之后并无具体受祭先祖名称,学界对“三楚先”具体所指的三位先祖产生了不同意见,或认为指“老童、祝融、穴熊”,或指“老童、祝融、鬻熊”。但葛陵简还记载了“楚先老童、祝融、鬻熊”和无“楚先”或“三楚先”前缀直接称“老童、祝融、穴熊”三位祖先的祭祷祀例。针对这种记载的差异,学界对“鬻熊”与“穴熊”的关系以及二者是否同一人产生了分歧。

  鬻熊与穴熊关系辨析

  葛陵简中多次出现“老童、祝融、穴熊”三位先祖的祭祷,结合关于“楚先”与“三楚先”的记载,学者对“三楚先”的具体所指,“鬻熊”与“穴熊”究竟哪一位是三楚先之一产生了分歧。目前学界对鬻熊与穴熊的关系主要有两种不同看法。一是鬻熊、穴熊为同一人。李家浩先生根据“古代人名用字很不固定,同一个人名往往有不同写法”,认为“鬻熊”“穴熊”当为同一人,从音韵学上证明“鬻”“穴”二字音近可通。(《楚简所记楚人祖先“鬻熊”与“穴熊”为一人说——兼说上古音幽部与微、文二部音转》,《文史》2010年第3辑)他还根据“穴熊”出现7例,全部见于葛陵简,“鬻熊”出现4例,3例见于望山和包山简,1例见于葛陵简,从地域上推测,同一位先祖名在不同地区有不同写法,显然是因为当时楚国不同地区的方言不同所造成的。“鬻熊”是楚国国都地区官话的写法,“穴熊”则是楚国平舆地区的写法。

  二是鬻熊、穴熊非一人。李学勤先生在考释包山简“鬻熊”时指出,隶定为“鬻”的字是从“女”“蟲”省称,和在质部的“穴”字不会有什么关系,这一先祖名是穴熊的可能性应排除。(《论包山简中一楚先祖名》,《文物》1988年第8期)宋华强先生指出文字释读缺乏说服力,并力主“三楚先”只能是“老童、祝融、鬻熊”三位先祖的组合。(《〈离骚〉“三后”即新蔡简“三楚先”说——兼论“穴熊”不属于“三楚先”》,《云梦学刊》2006年第2期)

  还有一些学者的主张比较折中,如郭永秉先生认为老童、祝融、鬻熊、穴熊无疑都属于“楚先”。(《帝系新研》,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晏昌贵先生认为楚人祭祷其先祖,开始只祭祷老童、祝融二楚先,其后增至三楚先,对于新增的一位,则有穴熊、鬻熊异说。(《巫鬼与淫祀》,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传世文献中,鬻熊多见,而穴熊仅见于《楚世家》,且世系上居于鬻熊之前,二者同时出现,明显有别。陈伟先生注意到古书中穴熊为鬻熊的线索(《楚简册概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大戴礼记·帝系》孔广森《补注》曾云:“鬻熊即穴熊之声读之异,史误分指。穴熊之事文王蚤卒,其孙以熊为氏。”另按《世本八种》雷学淇辑本亦曾言及《帝系》问题,提出楚之先世有三个鬻熊,其中之一即穴熊。依此来看,二者为同一人的可能性更大。而新发现的楚地出土材料,为解决这一争论提供了新证据。

  清华简《楚居》与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新证

  根据《楚居》记载,早期楚先祖世系之首为季连,季连之后的楚君为穴熊,穴熊生丽季,即熊丽,其后楚君为熊狂、熊绎。与文献中的鬻熊、熊丽相合。学者引证《楚居》所载的楚国世系,认为这足以证明穴熊即鬻熊。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中包括楚史类竹简,记载了楚先祖及熊丽以下至惠王时期各王的终立更替和重大历史事件。其中,楚早期世系为帝颛顼生老童,是为楚先。老童生重及黎、吴及回。黎氏即祝融,有子六人,其六子曰季连,是为荆人。“融乃使人下请季连,求之弗得。见人在穴中,问之不言,以火爨其穴,乃惧,告曰:熊。”使人告融,“融曰:是穴之熊也,乃遂名之曰穴熊,是为荆王”。穴熊生熊丽,穴熊终,熊丽立。

  清华简《楚居》和安大简对楚国世系的记载,与传世文献截然不同。《楚世家》所载世系最为完整,问题也最多,或与司马迁对楚国早期历史的整合过多有关。事实上,楚先祖中以季连最为瞩目,《楚居》更是以季连为芈姓楚人的始祖,但无论是传世文献,抑或是楚卜筮祭祷简“楚先”“三楚先”的祭祷,均未见有以季连作为楚先祖而受到祭祷的记录,颇不合理。根据最新的安大简世系,老童直接出自颛顼,是楚人始祖,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季连,季连即穴熊。因此,楚简才会出现“老童、祝融、穴熊”的组合,三楚先即是这一组合的简称。三楚先并非没有季连,而是季连即穴熊,只是没有称呼季连而已。这样来看,史书中的季连、穴熊、鬻熊都是同一人。

  综上,楚简所祭祷的“三楚先”,即“老童、祝融、穴(鬻)熊”三人,包山简、望山简、葛陵简均有记载。从简文文例看,楚人祭祀先祖的结构并不固定,可以用三种方式来表达,一是称“楚先”后接先祖名,二是直接称“三楚先”而不接先祖名,三是直接称三位先祖名,不加楚先、三楚先之类的前缀。而“楚先”与“三楚先”的内涵还有所区别,“楚先”并不一定是固定的三位祖先,可单称某一先祖,也可称“老童、祝融”两位先祖。这表明,在祖先祭祷方面,地域不同具体祭祷也会有一定的差异。

hankowbund
帖子: 804
注册时间: 周二 7月 14, 2020 5:28 pm

Re: 楚国王室是黄帝后裔

帖子 hankowbund » 周一 9月 29, 2025 9:08 am

包山楚简是1987年湖北荆沙铁路考古队在荆门包山二号战国墓发掘的竹简遗存,出土竹简448枚(有字278枚)、竹牍1件,总字数12626字,制作时间为公元前322-前316年 [2-4]。简牍分为司法文书、卜筮祭祷记录和遣策三类,其中司法文书包含《集箸》《受期》等篇目,遣策详载随葬器物名称及用途,竹牍记载葬车信息 [4-5] [7]。
简文采用兼具篆隶特征的楚系文字书写,罗运环将其分为楚篆与楚古隶两类 [15-16]。内容涉及楚国司法案例、占卜程式及名物制度研究,司法文书为实际政务案卷,包含完整司法案例;遣策涉及食物制作方法及丧葬制度研究 [17-19]。李学勤通过简文先祖名考释,指出“媸酓”对应文献中的鬻熊,李家浩对简文“蔽”“枳”等字进行专题研究 [10] [12-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