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古城的三大书院

大武汉
回复
yellowcranetower
帖子: 1186
注册时间: 周二 7月 14, 2020 5:30 pm

武昌古城的三大书院

帖子 yellowcranetower » 周日 4月 07, 2024 3:10 am

中国封建的书院,是朝廷官府,社会贤达藏书、读书、教书、讲书、著书、校书、刻书,进行文化创造、交流、传播与积累的地方。书院的建立始于唐代,唐开元五年,唐玄宗命人建立“丽正书院”,主要是为了修书、编书,这是官办的书院。而民间的书院则主要是为了教学,如龙溪的“松州书院”,主要是讲学,向学子传授文化知识。后来逐渐演变为讲学、藏书两大职能为一体。宋代官府和私人都竞相兴办书院,而且长久不衰,出现一些著名的书院。吕祖谦在《白鹿洞书院记》中把嵩阳书院、岳麓书院、睢阳书院、白鹿洞书院称为“天下四大书院”。到清代,书院又变成了官府的教育机构,成为秀才备考科举的地方。

武昌城内的书院始于明朝初年,到清末已有书院13所。其中,“江汉书院”、“经心书院”、“两湖书院”并称为武昌府“三大书院”。

“江汉书院”,以长江、汉水二水为楚之望而得名,明洪武二年(1369年)湖北提学使葛寅亮所建。书院初址在武昌文昌门内,清顺治年间迁至巡道岭,即今粮道街与棋盘街交叉口西北侧的武汉中学老校舍处。

清雍正年间,朝廷从国库中拨银千两,湖广总督德沛又组织富商、社会贤达捐资若干扩建书院。清乾隆四年(1739年),书院征地扩建,内设十贤祠,祀奉宋朝理学家周墩颐,“程朱理学”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北宋著名哲学家张横渠,明朝《资治通鉴纲目前编》编撰者南轩、陈良、公孙龙等;又建有德教祠,祀奉历史上对修建书院有贡献的督、抚、司、道的官员以及历次捐资建院的社会有功人士。书院内还有类似今天金牌榜的碑记,凡书院诸生中考试中榜者,都镌刻名字在碑上,以资鼓励。清咸丰四年(1854年),太平军二次占领武昌城时书院被毁。清同治元年(1862年),湖广总督官文和乡绅陈庆浦集资重建。5年后,书院山长(相当于今天的校长)雷伊呈请时任湖广总督李鸿章拨款再度扩建书院,补修斋舍,建文昌阁、魁星阁、十贤祠、德教祠。学额逐渐由60名增加到240余名。次年,时任湖北学政的张之洞到省内各州、府主持考试,将其中才学优秀者送江汉书院学习,除补贴学生学习费用外,还捐资购买经史书籍放置学院,以便学生们能学习研究。书院课程主要是四书五经、历代名儒著作诗文,按月开设“官课”和“师课”。“官课”由上至总督,下至知府、县令等各级官员亲自授课;“师课”则由书院院长每月一次亲自授课。官课考试合格有奖金;师课考试合格只发放学习费用,而无奖金。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在推进“湖北新政”中,借鉴西方的办学模式对旧书院进行改革,除传统课程外,新增天文、地理、算学、兵法等科目,其新科目的专科老师多由经心书院分教习(教师)兼任。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江汉书院并入经心书院并改为“勤成学堂”,其旧院址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开设“武昌支郡师范学堂”。武昌支郡师范学堂是张之洞在湖北办新学过程中,为培养湖北各府、州、县的师资而专门开办的培训师资的师范专科学校,这是中国最早的师范专科学校。生源为从各州、府招录教师、学生各100名,称作一堂。此后陆续于巡道岭、黄土坡、昙华林、贡院各处开办了八堂。学制一年半,开设课程与两湖总师范学堂相同。

“经心书院”开办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时任湖北学政的(分管教育的最高官员)张之洞以江汉书院规模太小,不足以容纳更多的生员为由,向湖广总督兼湖北巡抚李鸿章申请同意,在武昌三道街西侧的文昌宫创办了“经心书院”。第二年书院迁至今解放路书院巷的“火星堂”,取名“文昌书院”,其后不久正式定名为“经心书院”。光绪十七年(1891年)前湖北学政赵尚辅等人将自己的年奉捐出来,将书院又迁回三道街原址,更名为“经心精舍”。书院占地面积很大,住宿条件优越,学生宿舍分经、义、治、事四斋,每斋有宿舍八栋,每栋20间寝室室,共计640间寝室,学生每人一寝室。在书院后的胭脂西头还建有天文台一座。进书院学习的学生,由学政在各县诸生中亲自选拔调取,年龄限在 25 岁以下,5 年为一学期。学期结束,成绩优秀者给予奖励,酌情由官府任用;成绩通不过则退回原籍。初期书院课程与旧式书院无异,有经解、史论、诗赋、杂著等。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爱张之洞改革旧式书院后,经心精舍增开外文、天文、格致(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总称)、制造等四门,分年轮流开课。叶青、姚炳奎、蒋克武、曹汝川等分任天文、舆地(即地理学科)、兵法、算学等各科教师。另设经史一门,讲授《四书》和中国历史。考试采用宋代太学积分法,每月月底计算分数多寡,作为升级任官之依据。至此,经心书院已经演变成为新式学堂。前后在书院任山长者有李寿榕、谭仲修;曾任书院监督的有吴兆太、纪相聪、刘鸿烈等人。

经心书院位于三道街西段以北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廷下令全国书院改为学堂,经心精舍与江汉书院合并改为“勤成学堂”,五年后张之洞又将勤成学堂改为“存古学堂”,意在弘扬国学,培养精研国学之士。用张之洞的话说:“知爱其土物乃能爱其乡土,爱其乡土,爱其本国”。学堂内书库搜集、储藏有大量的中国旧学图书、金石、名人翰墨供学生研究学习。民国以后在存古学堂旧址上创办了“国立武昌商科大学”。解放后这里先后开办过武汉市第四十六中学、武汉市警官学校。

残存的经心书院校舍,2019年拆除

2019年,武汉市地铁五号线开建,在民主路和横街头交汇处设有司门口站,横街头东则全部拆除,经心书院仅存一栋残破的朱红立柱斋舍也被拆除。

附注:本篇里的武昌老地名“江汉书院(教育地名)”、“巡道岭(今粮道街)”、“棋盘街”。

yellowcranetower
帖子: 1186
注册时间: 周二 7月 14, 2020 5:30 pm

Re: 武昌古城的三大书院

帖子 yellowcranetower » 周日 4月 07, 2024 3:12 am

“两湖书院”,位于文昌门内都司湖、菱湖一带,东临今长街,西连花堤街,南临今张之洞路西段,北至彭刘杨路西段,院内有都司、菱湖二湖,占地甚广。与江汉书院和经心书院的旧式书院不同,两湖书院一开始就是张之洞仿西式学堂开办的大学。关于两湖书院一名,后代许多人看到书院内有菱湖和都司二湖,就以为书院因二湖而得名,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开办之初办学经费主要出自湘、鄂两省茶商捐资助,而且是专取两湖士子入学读书,故名“两湖书院”。

张之洞历来十分重视教育,在任合规部重点期间更是不遗余力的在武昌大办新式学堂。光绪十六年(1890年),张之洞选择都司湖、菱湖沿岸地带建设“两湖书院”,次年三月,两湖书院正式开学。书院开办之初,湘、鄂茶商提出按售茶市价千分之一,每年提取白银一万余两,用作办学经费。后茶商提出疑义,不远出资,于是张之洞干脆不要茶商的出资,办学经费主要有政府拨款,另加商户部分资助。两湖书院坐北朝南,学校正门开在南边的都司街,也即是今张之洞路西段。书院前半部为南斋,是湖南籍学生的宿舍,有楼房10栋,每栋10间,斋名以地支前10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为名排序。书院后半部为北斋,是湖北籍学生的宿舍,也是楼房10栋,每栋10间,斋名以天干10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序。西面靠近花堤街为商斋,由汉口八大商行选派学生所住,有斋房2栋,斋舍40间,取地支后两支:戌亥为斋名。每间斋舍,前为书房,后为寝室,相当于今天的一室一厅。每斋还配有更夫、厨师各一名,负责学生的生活及膳食。此外还建有大讲堂、监督厅、分教厅以及供奉鄂湘先贤的楚贤祠。沿湖绿树成荫,环湖建有亭台水榭,环境十分优美,后人这样称赞两湖书院:“前后两湖,风廊月榭、荷红藻绿,雅擅一城之胜。”

书院招收学生名额为湖南、湖北各100名,均为两省学校调录保送,其标准必须是“或才识出群,或多闻博览,或志行不苟、或好学深思”。另设商籍学额40名,由汉口八大商会推荐,书院甄别收录,这相当于今天的赞助生或收费生。学生生活待遇很好,书院除每月供学生的白银四两膏火银(学习费用)外,还依月考成绩分等级按期发给奖银。这里的膏火银原来只是灯油钱,后来扩大到伙食、服装、书抄,灯油等费用。书院不设山长,而设提调一人,监督二人,各科聘请专科教师授课批阅试卷,课程为经学、史学、舆地(地理)、时务四种,还另设算学、经济两门兼修课。阴历每月初一“朔日”为“官课”,也称“朔课”,由武昌城上至总督,下至县令的各级官员授课;阴历每月十五“望日”为“师课”,也称“望课”,由学院教师授课。 每月小考两次,每学期大考一次。每逢大考,张之洞必亲临主持。考试成绩优者均有奖励。后来仿照西学模式,增天文、地图、格致(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兵操(军械)、博物等课程,体现中西文武兼学。教学方面也仿照西方学堂,实行分班按日上课。书院延聘名师、名儒执教席,如清著名地理学家、书法家杨守敬,近代早期教育家、国内首屈一指的数学家和翻译家,曾帮曾国藩建造轮船并被鄂人奉为泰斗的华蘅芳,音韵学家沈曾植,以及“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新悦诗人陈立三等。教师开始有了“主讲”和“助教”之分。为提高生员质量,将原来的选调(保送)制,改为招考录取制,学制五年,毕业成绩合格者择优酌情使用,不合格者送回原籍。部分优秀者还可官费保送出国留学,辛亥革命的先驱、领袖黄兴,就是在两湖书院学习因成绩优秀,于1902年被张之洞保送到日本留学的。

1896年,两湖书院实行进一步的课程改革,聘进了一批博闻广见、学有专长的近代型师资,共计16位,其分别为:经学3人、史学2人、地理2人、兵法史略学1人、算学3人、博物1人、化学1人、天文1人、测量2人。所聘教师待遇优厚,每月薪银100两,而当时米价最高时100斤大米才值银2—3两,另配房屋一栋。每逢书院开学,张之洞必率文武百官到书院参加开学仪式,先率师生向孔子神位行三跪九叩礼,后率百官向监督及教习行叩首礼。因此可见张之洞对教育和教师的尊重。也正因为张之洞的尊师重教,也就吸引了许多社会名流来书院传道授业,除上述被鄂人奉为泰斗的华蘅芳等人外,清末民初著名教育家、辛亥革命后任湖北省教育司司长的史学教师姚晋圻,后任汉阳铁厂总办的冶金专家李维格,邹氏舆地学第四代传人、曾任湖北舆图(地图)总局总纂的地理教师邹代钧以及经史讲习易顺鼎,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报刊出版家、政论家汪康年,理学教师和文学教师周树模,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清末民初史学家、教育家、社会学家屠寄等名流都曾任教该院。

早在两湖书院开设之时,张之洞就设立南、北两个书库,南书库为一般阅览室,备有一般书籍和报刊杂志,供学生自由阅览;北书库为资料藏书处,供教员教学和研究考查使用。经过几年的收集,书库藏书达4万余卷,“经、史、子、集均皆备有”。1903年成立的“湖北省立图书馆”就是以这两个书库的藏书作基础创办开馆的。可以说两湖书院是张之洞精心设计、重点经营、两湖规模最大的书院。

从1891年开办至1902年的12年间,两湖书院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据湖广总督咨报学部对曾在两湖书院肄业过的64人作跟踪调查的结果:64人中后留学的有30人(其中留日24人、留美2人、留欧4人);留学期间学习的专业分别是,学教育的7人,学军事、警察的7人,学工业的2人,学法商的9人,其余5人。64人中从事教育的有47人,他们中担任学堂监督或堂长的有12人;教文史的有11人;教数理化的10人,教农学,工学的3人,其他11人皆为教育界的顶梁柱。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两湖书院改为“文高等学堂”,也称“两湖大学堂”,为大学预备科,学制五年,生源来自中学堂的毕业生。同年开始筹建“两湖师范”,先在原两湖书院后操场扩充房舍,建立两湖师范高、初等小学堂,这是武汉完全小学之始,也是全国最早的师范附属小学。著名地质学家、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李四光,著名诗人、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闻一多,就先后就读于两湖师范附属高等小学堂。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九月初,张之洞又拨四万三千两白银,将“两湖大学堂”改为“两湖总师范学堂”。在确定学堂名称时,先拟名“两湖优级师范”,以示其高于一般师范;后拟名“两湖优等师范”,以示其规模宏大。最后招生发榜时正式定名为“两湖总师范学堂”,为清末湖南、湖北两省规模最大的,时间最早的、文化程度最高的官立师范学堂(大专)。办学规模拟招收1200人,后实招收700余人,民间亦称“千师范”。“两湖总师范学堂”以培育高等、初等小学堂和初级师范学堂及中学堂的教员、管理员为办学宗旨。课程有修身、中文、经学、教育、英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博物、音乐、美术、体操等,五年毕业。上述课程虽是中西合壁,但引进西学的成分更大,在学制、班级授课考试升、留级制度及留学生派遣等方面,基本上仿照西方教育模式。相较于中国传统的教育,这无疑都具有革新的性质,完全是一所新式学校。学校总督由张之洞亲自兼任,监督为梁鼎芬,学堂堂长,即教务长为清末举人曹履员,有学监四人。两湖总师范学堂一共办了五年,却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其中一部分后来都加入了革命党,辛亥革命成功后,部分同学转入政界,其余多从事教育工作。民国建立后,两湖总师范学堂随即关闭。1907年九月,湖北提学使黄绍箕在两湖书院师范校园内,创办“两湖优级师范理化专修学堂”,也称高级师范理化科,前后毕业两届,共培养数、理、化教师180人,全部安排到湖北各校任教。其后在两湖书院旧址曾开办多种学校,但均不再以“两湖”冠名。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两湖总师范学堂关闭,但15年后这里又出现在中国革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所学校——“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史称“黄埔六期。

附注:本章里的武昌老地名“两湖书院(教育地名)”、“花堤街”、“长街”、“小都司街”、“都司湖”、“菱湖”。

作者简介

刘翔,祖居武昌大堤口,1953年4月生于武昌宜孝巷。三岁上候补街郎家巷幼儿园,七岁进候补街小学,13岁分配到粮道街武汉市第33中学上初中。1972年留校任教师,1986年任文华中学校长。1994年调三道街武昌区教委任副主任。1997年调司门口武昌区人民政府任办公室副主任。2004年在中山路被选为武昌区政协副主席。2013年退休住积玉桥。2007年主编《武昌老地名·街巷地名篇》、《武昌老地名·人文地名篇》。一个生在武昌,学在武昌,工作在武昌,退休养老在武昌的老武昌人!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