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与蛇山名胜

大武汉
回复
在线
yellowcranetower
帖子: 1186
注册时间: 周二 7月 14, 2020 5:30 pm

张之洞与蛇山名胜

帖子 yellowcranetower » 周二 8月 18, 2020 5:30 am

张之洞任湖广总督19个年头,在武昌蛇山留下了几处名胜古迹与有关轶闻。

清光绪十年(1884),武昌汉阳门外民房起火,延烧到黄鹤楼,把黄鹤楼烧得只剩下一个铜顶。从此,这座名楼就没有重建。光绪十六年(1890),张之洞在汉阳设炼铁厂,在大冶办铁矿。他考虑到历史上的黄鹤楼其所以屡建屡毁,都是被火烧的。因此,他经常对幕僚说:将来炼铁有效,黄鹤楼当造铁壁,这样才能避免火灾。然而,直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铁厂、铁矿费饷五六百万,资金难以为继,清政府派盛宣怀招商承办,改为官督商办。在这种情况下,黄鹤楼依然没有修起来。光绪二十五年,黄遵宪在《人境庐诗草·己亥杂诗》中写了这样一首诗:“黄鹤高楼又捶碎,我来无壁可题诗。擎天铁柱终虚语,空累尚书雨鬓丝”。就是讽刺张之洞的。光绪二十七年,端方署湖北巡抚后,才在黄鹤楼的遗址上,修了一栋西式楼房,定名警钟楼。但是,群众还是按照老习惯,把这一带泛称为黄鹤楼。

光绪三十三年(1907),张之洞调到北京,官至体仁阁大学士,授军机大臣。由于他晚岁取了个“抱冰老人”的别号,“为表去后之思”,湖北省军界集资在宾阳门(今大东门)内依山建抱冰堂,湖北省学界筹款在警钟楼附近建风度楼。张之洞听到这消息后,立刻寄信到武昌,命令停止兴建。信中说:“昨阅汉口各报,见有各学堂师生及各营将佐弁兵,建造屋宇,以备安设本阁部堂石像铜像之事,不胜惊异。本阁部堂治鄂有年,并无功德及民,且因同心难得,事机多阻,往往志有余而力不逮,所能办到者,不过意中十分之二三耳。抱疚之处,不可殚述。各学各营此举,徒增愧歉。尝考栾公立社、张泳画像,此亦古人所有,但或出于乡民不约之同情,或出于本官去后之思慕。俟他年本阁部堂罢官去鄂以后,毁誉祝诅,一切听士民所为。若此时为之,则是以俗吏相待,不以君子相期,万万不可!该公所该处,迅即传知遵照,将一切兴作停止。点缀名胜,眺览江山,大是佳事,何必专为区区一迂儒病翁乎?”他的信虽然是这样写,但各界照旧施工,还是把这两处纪念性的楼堂修起来了。

第二年,张之洞又电致湖广总督陈夔龙说:“黄鹄山(即蛇山)上新建之楼,宜名‘奥略楼’,取晋刘弘传‘恢弘奥略,镇绥南海’语意。此楼关系全省形势,不可一人专之,务宜改换匾额,鄙人即当书寄”,于是风度楼改名奥略楼,挂上了张之洞亲手书写的匾额。一般游人多有误认此楼是黄鹤楼的。

光绪三十三年(1907),湖北按察使梁鼎芬与张之洞的门生故旧会商,打算在洪山卓刀泉关帝庙址为张之洞建生祠。张之洞看了他们发到北京的电报,大发脾气,连忙回电说:“卓刀泉为明魏忠贤生祠故基,忠贤事败,拆去生祠,改建关帝庙;今建予生祠于上,是视我为魏忠贤也。予教育鄂士十余年,何其不学,以至于此。速急销弭此举,勿为天下笑”。因此,梁鼎芬就选择奥略楼后的空地,为张之洞建生祠。到宣统元年(1909)张之洞去世后,改为张公祠。每年旧历八月初三,是张之洞的诞辰,地方官例须率领各界人士到祠举行纪念仪式。后来,张公祠被火烧了。到1920年,由湖北省教育厅重建;1929年,因为墙宇倾斜,被湖北省建设厅拆毁。当时,武汉行营负责人何雪竹是张之洞的门生,组织了筹备委员会募款重修,1936年兴工,次年落成,比原来的修得更好。

1955年修建长江大桥时,警钟楼、奥略楼和张公祠都拆除了。现在蛇山上与张之洞有关的清代建筑,只剩下一座抱冰堂。抱冰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是传统的重檐歇山顶木结构建筑物。正面和两侧均有回廊,回廊的十六根梁柱上,有刻工精美的人物及花鸟等图案,风格独具,颇有观赏价值。

回复